UedBet体育

图片

“江海号”昨始发!海太长江隧道开启“水下长征”
来源:海门日报 发布时间:2025-04-10 字体:[ ]

aeefc577c443db666b43bbcd3b244895.jpg

c917960449a292f9cca5d0ff695027cb.jpg

ad51fe313c8d9611d7481c5a733cffd5.jpg

记者朱宇秋 宋水杰摄

“‘江海号’准备始发,3、2、1,启动!海太长江隧道正式开始掘进。”

昨日10点18分,随着刀盘徐徐转动,国内自主研制的超大直径盾构机“江海号”始发作业。这台重达5000吨的“国之重器”以雷霆之势破土而入,标志着我国在建长度最长、断面最大的高速公路水下盾构隧道进入盾构掘进阶段,长三角城市群不久将再添交通大动脉。

海太长江隧道北起海门区,南至苏州太仓市。工程线路全长39.07公里,其中过江隧道全长11.185公里,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标准,设计速度为每小时100公里,被称为“万里长江第一隧”。中铁十四局海太长江隧道项目总工程师游少强介绍,隧道最大埋深约75米,最高水压达7.5巴,具有超长距离、超大直径、超高水压、超大埋深、复杂工况等特点。

针对工程施工风险和难点,研制团队为隧道右线量身定制了“穿江利器”——“江海号”盾构机,最大开挖直径16.64米,总长145米,重约5000吨,零部件超3万个,装机总功率11300千瓦,总装达到世界先进水平,将在长江水下独头掘进9315米。“国产盾构机从小到大,再到超大,代表了中国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,我们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制造的潜力与实力。”游少强自豪地说。

“江海号”配置具有常压换刀功能的软土刀盘和合金大、硬度高、覆盖广、耐磨强的切削刀具,主驱动配置伸缩功能,并搭载HSP超前地质探测预报、刀盘磨损检测、刀具状态监测、主驱动状态监测、壁后注浆探测系统等智能化装备系统,最大限度实现盾构机各部件的可测、可视、可修、可换,确保安全、高效、智能掘进。同时应用自主研发的第四代同步注双液浆技术,实现盾构隧道沉降的毫米级精度控制。“这台设备集成了机、电、液、光等诸多精密传感器,就像给盾构机装上了‘千里眼‘和‘顺风耳’。 智能控制系统可以实时感知设备状态、地层变化,指导调整掘进参数,将地面沉降控制在毫米级,为长江生态保护构筑坚实屏障。”中铁十四局海太长江隧道项目盾构经理孟德锋介绍说。

海太长江隧道是《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规划(2020-2035年)》和《江苏省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运输走廊规划》重点推动建设项目,也是江苏“十四五”重点推进的过江通道项目,计划于2028年建成通车。